中芯國際等將產能優先供給本土企業

如近期晶圓大廠聯電也傳出供不應求的情況,而臺積電、英特爾、中芯國際等晶圓大廠都在大力投建晶圓廠,為應對急速擴張的市場。不過目前而言,受到產能供應不足的情況,中國的晶圓廠已經開始優先將產能供應給本土企業。

晶圓廠產能優先供應本地企業

據臺媒報道,有供應鏈消息傳出,為了強化自有半導體產能供給,中芯國際將優先供貨給大陸企業,并且這將導致預期供給高通電源管理IC晶圓代工產能再次縮減。

為了應對中芯國際的這一變化,有傳聞稱高通正在積極向臺灣地區的廠商進行求援,不過目前仍然無法補足相關產能缺口,高通的電源管理IC或將持續短缺,進而影響到手機應用處理器(AP)的產能。

不僅是中芯國際一家,此前有消息傳出,華虹半導體為了將產能優先供給當地企業,已經取消了多家MCU廠商的訂單,其中以臺廠居多。

有從業者表示,隨著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中國大陸晶圓廠制定了將產能優先供給大陸企業的計劃后,對于全球IC設計企業而言將帶來困擾,并且這一措施或將影響到數據IC設計廠的全年產量。

與此同時,全球產能短缺導致許多IC設計企業轉單也極為困難,急單價格必須要拉高才有可能獲得產能。不過目前一些中國臺灣廠商或國際大廠(如高通等)遭到砍單或產能無法取得預期,將導致供貨缺口至今年年底也難以縮小。

即便有廠商能夠順利轉單,但在如今全球市場供應緊缺的局勢下,價格也將大幅拉升,對于相關企業下半年的利潤形成了一定的挑戰。

將晶圓產能優先供應給本土企業的措施,主要是受到當前地緣政治的影響,美國、歐盟、日本都在積極建設先進晶圓制造廠,中國也在同步跟進,并將投資聚焦在先進制程上,同時開始清理半導體短期投資與投機的問題。

據臺灣工商時報消息稱,明年將只有28nm及更先進制程的晶圓廠才能獲得審批及投資許可。同時為了維持半導體供應鏈的穩定出貨,要求中芯、華虹等中國晶圓代工廠,優先供應給中國大陸當地的IC設計廠及系統廠。

對于全球市場而言,晶圓材料緊缺已經成為結構性問題,目前已經波及到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白色家電等多個領域,造成企業因為缺芯而減產或停產,甚至市場中還出現了許多炒作芯片的中間商。聚焦在中國市場,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嚴查汽車芯片的炒作,對芯片價格不合理上漲進行管控。

針對中國晶圓廠這一舉措,不少中國臺灣及美國的IC設計廠已經將訂單轉移到臺灣晶圓代工廠中,以確保明年的產能。不過臺灣晶圓廠產能本來就已經供不應求,不僅無法取得足夠產能,訂單的持續回流將導致短期產能緊缺問題更加嚴重,因此下半年及明年的晶圓代工價格或將再次上調。

各大晶圓廠積極擴產

聯電總經理簡山杰表示,目前仍然供不應求,今年產能已經售罄,客戶只能預約明年的產能。同時聯電目前正在中國臺灣南部地區投資1000億新臺幣(約合233億人民幣),對12寸晶圓廠進行擴建,該項目將配備28nm設備,能夠靈活生產14nm乃至更小節點的產品,預計這個項目將于2023年第二季度投產。

對于自己的擴產計劃,簡山杰表示,目前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并且為了避免應屆生工作后產生的落差,會在學校中就做相關的培育工作,提前培養相關人才。

不僅是聯電,中芯國際在9月初發布公告稱,已經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中芯國際和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有意在上海臨港自由貿易試驗區共同成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將規劃建設產能為10萬片/月的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項目,聚焦于提供28納米及以上技術節點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

據了解,該項目計劃投資88.7億美元(約合573億人民幣)。不僅在上海,深圳、北京、天津都在建設或擴產。

目前華虹半導體在上海金橋與張江建設有三座8英寸晶圓廠,月產能約為18萬片,同時在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有一座月產能4萬片的12英寸晶圓廠。

同期,全球各大晶圓廠都在積極擴大產能。據相關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晶圓代工廠業總產值將達到94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比漲幅達11%。


來源:電子發燒友網?作者:黃山明

供應產品
區熔硅片
化合物半導體
外延片
氧化片
單晶硅棒
直拉硅片
聯 系 我 們
                   地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平安大道1號華南城12棟610
郵箱: sales@www.mengcloud.cn
手機:+86-13631407937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